Search

MT-MT 组件:高密度光互连的“精密枢纽”

在高速光通信领域,​​MT-MT组件​作为并行光模块的核心连接组件,凭借​​高密度集成​​和​​低损耗传输​​特性,成为数据中心、5G基站及高速光模块的关键支撑。其两端均采用MT插芯设计,通过精密的光路对准技术,实现多通道光信号的高效传输,适配QSFP、QSFP-DD、OSFP等主流光模块,满足40G至800G速率需求。本文将从技术架构、性能优势及行业趋势展开解析,并结合最新动态展望其应用前景。

 

一、技术架构与核心组件

  1. 1. ​双端MT插芯结构​

    MT-MT组件两端均集成​​MT插芯​​(Mechanically Transferable),每个插芯包含12/24根光纤阵列,通过V型槽基片实现光纤精密排列。插芯端面采用​​平面研磨技术​​(APC/UPC),回波损耗≤-60dB,插入损耗≤0.3dB,支持多通道并行传输。

  2. 2. 光路耦合技术​
    • ​透镜阵列​​:在插芯与光纤之间嵌入​​微透镜阵列​​(Lens Array),将光纤端面光束聚焦至接收端,耦合效率提升至95%以上。
    • 准直器设计​​:采用非球面透镜或GRIN透镜,实现±0.5μm的同心度精度,确保多通道信号一致性。
  3. 3. 紧凑封装与散热​

    组件长度通常为10-30mm,直径2-4mm,采用​​氮化铝陶瓷基板​​散热,热阻≤0.5℃/W,适应-40℃~+85℃宽温运行,满足工业级可靠性要求。

二、核心性能优势

  1. 1. 超高密度集成​

    单端MT插芯可集成12/24根光纤,密度达传统LC连接器的10倍以上,适配QSFP-DD800等400G/800G光模块,单通道间距仅0.4mm,助力光模块体积缩小60%。

  2. 2. 低功耗与高可靠性​
    • 无源传输损耗≤0.25dB(850nm波长),较传统铜缆降低70%能耗。
    • 无活动部件设计,MTBF(平均无故障时间)超10万小时,通过MIL-STD-810G军规认证,适应高振动环境。
  3. 3. ​灵活适配性​

    支持多模(OM3/OM4)与单模(G.652/G.657)光纤,传输距离覆盖100m(多模)至120km(单模),适配数据中心短距互联与城域网长距传输场景。
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

  1. 1. 高速光模块互联​

    在800G QSFP-DD800模块中,MT-MT组件连接激光阵列与外部端口,支持4×200G PAM4信号并行传输,功耗降低至12W/通道,较传统方案减少40%。

  2. 2. 数据中心背板互联​

    作为ToR交换机背板内部连接介质,替代传统DAC铜缆,单端口密度达64通道(25.6Tbps),节省80%布线空间,适配AI算力集群高密度部署需求。

  3. 3.光通信网络升级​

    在城域网ROADM节点中,通过MT-MT组件实现CXP模块的1.6Tbps光通道交叉连接,支持OpenZR+标准,传输距离达120km,误码率<10⁻¹⁵。

四、选型关键指标

  1. 1. ​光纤模式​​:多模(MMF)用于短距(≤300m),单模(SMF)用于长距(>300m)。
  2. 2. 连接器类型​​:QSFP28常用MPO/MTP,OSFP适配LC/OSFP混合连接器。
  3. 3. ​温度范围​​:工业级需支持-40℃~+85℃宽温运行。
  4. 4. ​认证标准​​:需符合RoHS、UL AWM 2137等认证,确保长期可靠性。  

 

MT-MT组件光器件凭借​​高密度、低功耗、长距离​​特性,正成为数据中心与光通信网络升级的核心载体。随着硅光技术、CPO封装及AI算力需求的爆发,其技术迭代将聚焦​​1.6Tbps单纤双向传输​​、​​智能光网络管理​​及​​生物降解材料​​应用。未来,该器件或与空分复用(SDM)光纤结合,推动单通道速率突破2Tbps,为全域数字化基建构筑“光速通道”。

 

热点新闻与行业动态(截至2025年8月)

标准制定进展​

TIA/EIA发布​​802.3ck-2025​​标准,明确MT-MT组件在400G-ZR/OpenZR+中的合规性要求,推动多厂商互操作性.

发表评论

联系我们

如果您希望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产品及服务,请填写相应的表格联系我们。

我们承诺会及时回复您的任何疑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