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速光通信领域,MT-MT组件作为并行光模块的核心连接组件,凭借高密度集成和低损耗传输特性,成为数据中心、5G基站及高速光模块的关键支撑。其两端均采用MT插芯设计,通过精密的光路对准技术,实现多通道光信号的高效传输,适配QSFP、QSFP-DD、OSFP等主流光模块,满足40G至800G速率需求。本文将从技术架构、性能优势及行业趋势展开解析,并结合最新动态展望其应用前景。
MT-MT组件两端均集成MT插芯(Mechanically Transferable),每个插芯包含12/24根光纤阵列,通过V型槽基片实现光纤精密排列。插芯端面采用平面研磨技术(APC/UPC),回波损耗≤-60dB,插入损耗≤0.3dB,支持多通道并行传输。
组件长度通常为10-30mm,直径2-4mm,采用氮化铝陶瓷基板散热,热阻≤0.5℃/W,适应-40℃~+85℃宽温运行,满足工业级可靠性要求。
单端MT插芯可集成12/24根光纤,密度达传统LC连接器的10倍以上,适配QSFP-DD800等400G/800G光模块,单通道间距仅0.4mm,助力光模块体积缩小60%。
支持多模(OM3/OM4)与单模(G.652/G.657)光纤,传输距离覆盖100m(多模)至120km(单模),适配数据中心短距互联与城域网长距传输场景。
在800G QSFP-DD800模块中,MT-MT组件连接激光阵列与外部端口,支持4×200G PAM4信号并行传输,功耗降低至12W/通道,较传统方案减少40%。
作为ToR交换机背板内部连接介质,替代传统DAC铜缆,单端口密度达64通道(25.6Tbps),节省80%布线空间,适配AI算力集群高密度部署需求。
在城域网ROADM节点中,通过MT-MT组件实现CXP模块的1.6Tbps光通道交叉连接,支持OpenZR+标准,传输距离达120km,误码率<10⁻¹⁵。
MT-MT组件光器件凭借高密度、低功耗、长距离特性,正成为数据中心与光通信网络升级的核心载体。随着硅光技术、CPO封装及AI算力需求的爆发,其技术迭代将聚焦1.6Tbps单纤双向传输、智能光网络管理及生物降解材料应用。未来,该器件或与空分复用(SDM)光纤结合,推动单通道速率突破2Tbps,为全域数字化基建构筑“光速通道”。
标准制定进展
TIA/EIA发布802.3ck-2025标准,明确MT-MT组件在400G-ZR/OpenZR+中的合规性要求,推动多厂商互操作性.
©2025 深圳市爱德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